2013年1月23日 星期三

紀錄片《電燈泡的陰謀The Light Bulb Conspiracy》


  1920年代的燈泡壽命可達到2500小時,到了今天,電話已經從有線變無線,無線電話還從大變小到現在又變大,經過這麼多年的科技進步,電燈泡的壽命卻不增反減。我一直以為是因為以前的人比較老實,用料比較實在,現在的人為了賺錢,所以使用較劣質的材料,才會造成商品品質的差異,沒想到這一切玄機卻不是我們這種傻瓜能輕易參透的複雜。

  如同政府政策一般,電視新聞上的官員政客,常會說著一些連黃金獵犬都不一定會相信的謊言,年輕的時候每每看到這些報導就想切電視的中路,深深覺得為什麼要花納稅人的錢給他們上電視說一些傻話,要聽傻話,直接聽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不就得了。後來才漸漸了解,他們能踏得上那位置,怎麼可能比我們笨到哪裡去,但面對背後的選票、民粹、財團等壓力,實在是有說不出真話的苦衷,既然說不出真話,只好插科打渾搪塞過去便是,誰叫背後總有些不能說的秘密。

  商人果然是商人,想到的賺錢方法果然比我們高明,我們一廂情願的以為開源節流就是增加利潤的最好方法,以為節省經營成本就可以製造最大獲利。沒料到1920年代的商人就打破這個思維,想到控制消費者消費習慣的妙方,利用社會氛圍讓消費著落入老鼠圈圈中,不斷把賺來的辛苦錢雙手奉上。

  這聽起來很像駭客任務的生命架構。財團透過媒體宣傳,讓群眾成為計畫性淘汰機制的一部份。母體般的財團製造消費的愉悅感給群眾,而群眾則在不自知的狀態下不斷提供消費力,成就財團的財富。問題是,請問錫安和救世主在哪裡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